13714649721 / 15119802942
塑封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技术
浏览次数:30 时间:2025-07-09

半导体塑封模具作为芯片封装的核心装备,其材料选择与热处理工艺直接决定了模具的精度、寿命及封装产品的可靠性。随着5G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,对高密度、高可靠性封装的需求激增,半导体塑封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也迎来更多的挑战与突破。

一、半导体塑封模具的材料演进

1、传统模具钢的局限性

早期塑封模具多采用SKD61、H13等热作模具钢,其耐热性(约600℃)和硬度(HRC 40-50)可满足普通封装需求。但在高频次注塑(如每分钟15次以上)和高温环氧模塑料(EMC)的工况下,此类材料易出现热疲劳裂纹、型腔腐蚀等问题。

2、高性能合金的突破

粉末冶金高速钢(如ASP-30)和硬质合金(如钨钴类)成为模具的选择。ASP-30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实现碳化物均匀分布,硬度可达HRC 65以上,耐磨性提升3倍;而硬质合金模具在封装QFN(方形扁平无引脚)器件时,寿命可达500万次以上。

3、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

通过物理气相沉积(PVD)在模具表面镀覆TiAlN或CrN涂层(厚度2-5μm),可显著提升耐腐蚀性和脱模性。镀层模具在封装含溴阻燃剂的EMC时,腐蚀速率降低,同时减少塑封体的“粘膜”缺陷。

塑封模具

二、热处理工艺的关键创新

1、真空淬火的精度控制

传统油淬易导致模具变形(变形量约0.1mm/m),而真空热处理(温度1020-1080℃)配合高压气淬,可将变形控制在0.02mm/m以内。

2、分级回火工艺的优化

针对高合金模具钢,采用“高温回火(550℃)+低温回火(200℃)”的双重工艺,既能消除淬火应力,又可保留HRC 58以上的硬度。

3、局部热处理的智能化

对于多腔塑封模具,激光选区热处理可实现对关键部位(如浇口、顶针)的硬度差异化调控。

三、材料与热处理的协同效应

1、热导率与热膨胀系数的匹配

先进模具材料(如铜钨合金)的热导率可达200W/(m·K),但需通过特殊热处理(如热等静压)确保与EMC的热膨胀系数(CTE)匹配。

2、残余应力的准确调控

通过X射线衍射和有限元模拟结合,可优化热处理路径。

半导体塑封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正向着高精度、长寿命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随着新材料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,塑封模具将突破现有性能边界,为第三代半导体等封装提供更可靠的制造基础。


官网二维码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13714649721 赖先生(微信同号)

联系人:15119802942 刘先生(微信同号)

传真:0755-27088873

邮箱:lys.163@163.com

地址:深圳市光明新区马田街道新庄社区新围第四工业区G7号恒利荣(可亚迪)工业园B栋4楼

版权所有 深圳市杰诺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|切筋成型设备生产厂家,供应商,想了解相关产品定制报价,价格,哪家好请联系我们.  粤ICP备20070036号